通讯的工具日新月异,远的不说,就看近几年好了。
中学时,与旧朋友联系的方法不外是打家里的电话聊聊,或是写信。逢过年过节,就寄张贺卡。毕业后,大家都有手机了,便有事没事的传短讯,连贺卡也省了,过节 日转发个恭贺的短讯就算了。再往后点儿的日子,网络普及化,大家演化得连传短讯也嫌贵,通过社群网站,看看对方的近况,留个言算是打声招呼,就行了。
在我的朋友圈子里,以前大家都玩friendster,现在用得火红的是facebook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twitter会掀起另一波热潮。这些网站的特点是很有互动性,用户随时更新资料,告诉他人他在干嘛,其他人可以纷纷在上面留言。另一方面,大家用的句子都精简短炼,twitter也是以“微型部落格”见称。
从玩friendster起,我就发现了一些现象:
一,人们渴望被注意
你敢说你没去注意多少人看过你的profile?你敢说当你接到连绵不绝的留言时,你没有一种暗爽的感觉?facebook也是。名单上的朋党有四百多名,很明显有一撮人已经中了毒,每隔几个小时更新资料不止,还要到处留言。
二,大部分人消化文章的能力在逐渐退步中
现代人看多几行字都会嫌辛苦。叫他写多几句,组成一个短文,便呼:“很难!”可悲。
三,人们希望感觉到朋友间的联系
除了渴望被注意,我相信大家也是希望feeling connected。Connect to the world, connect to their friends。
写了一大堆,其实我也不确定自己想表达什么。原本是想讲,大家是因为心灵空虚才会这么迫切地在网络上寻找慰籍,所以应该对症下药;写着写着又觉得自己也是如此。简单一句,搞了这么多东西,换了那么多网站,还不过是想提醒大家与自己,本身的存在。
想起我常说的一句话:说真的,谁会没了谁而不行呢。
马照跑,舞照跳。
愈发离题了,呵呵。我看,我还是禁足这些网站一阵子好了。去深山修行去,哈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